攀枝花市友道农业有限公司-金氏《命理通考》粹要之命理“要疑二则”通解
你的位置:攀枝花市友道农业有限公司 > 科技动态 > 金氏《命理通考》粹要之命理“要疑二则”通解
金氏《命理通考》粹要之命理“要疑二则”通解
发布日期:2022-08-17 07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命理“要疑二则”通解

文/金志苗

当前,命理界有两则“要疑”未有通解,致使部分命理推算逻辑不通,似是而非,命书全文不知其意。哪怕是大家名士,也是附庸风雅,牵强附会,未做深究,不勉嘘叹。

图片

金氏深入命书古籍近百余册,数十年间,批断命例数万余多。究《子平》之真谛,悟《滴天髓》之奥机,察《三命》之珠玉,审《穷通》之通玄,心有所寄,神有所归。于言语中渺渺然,似得三命奥秘真机。于理字一字解透,阐万千思绪逻辑,付之笔端,成有若文,以飨读客。

通解三命万卷古书,其“要疑”有二,古书记载析理,模糊不清,模棱两可。三命乃九流之学,多为民间术士养家糊口学问,能漏一二句语,便言“天机不可泄露”,哪有能于理论精致完备详论者?!明有沈公,精通命理奥微,手撰析稿,留于家传。后有诸生求学者,喜谈子平,于沈公府后善交,厚资纹银,借得手稿一二,抄传几辑,遂为刊印流传。名为《子平真诠》,后世论命,皆以此为正宗。脱此论命,不成正理,为博学者耻笑。

《真诠》之书,论命精要。但抄录有碍,仍有不足。然察其他书补充,仍难通解命理“二疑”。“二疑”为何,一一解说!

 一疑“长生禄旺”阴阳何所取?

图片

“长生禄旺”之气,是命界大统。凡看命,均需深研“长生禄旺”之进退。诸多书目均有《长生禄旺衰绝表》,一查便知。初学命理者,目光短浅,见识有限,往往不关注此表。仅此言为“长生禄旺”。然而批断命例, 南通帝都名木家具有限公司详究命理,无不通晓长生禄旺之说。

古籍千部,未有一部详细论述“长生禄旺”如何使用?!初学者仅知,阳干顺行,阴干逆行。长生禄旺,以此布局。又无命理大家诸书宝典,详解长生禄旺正确用法。使得个命理推理逻辑,含含糊糊,似是而非,非理家正解。

更可恶者,清末东海居士徐乐吾君,以其社会身份地位高贵,而注解《穷通宝鉴》、《滴天髓》、《子平真诠》等,把一个个正确理论,解释得支离破碎。其在《子平真诠》诸书中,答解“友人问语时”,一概以“五行长生禄旺看”。

图片

大意是,“无论阴干阳干,一概以五行长生禄旺取。如金行有庚辛,其长生均在巳;水行有壬癸,其长生均在申;木行有甲乙,其长生均在亥;火行有丙丁,其长生均在寅。”然察其著作《子平碎言》,其推理八字,均按此长生禄旺来取,科技动态牵强附会,支离破碎,不成系统。以至于老朽难以再阅。

徐氏乐吾君本为清末民国大家,又为高官,博通经史,如何在命理处,牵强附会也?!以至于后来学命人士,盲目不知所以然,不解其理,不正其源。如何能弄得个学术通透?岂不让同行笑话?!

图片

阅诸古册,细心留会,于此疑“长生禄旺”之处,尚有片语。

如【《子平真诠》之十二—论用神格局高低】,其有语,“乙用酉煞,辛逢丁制,而辛之禄即丁之长生,同根月令,是有力而兼有情者也。是皆格之最高者也。”

此语论述,很显然,沈公提出丁之长生在酉。并且承认同居月令丁火之气。若以徐氏乐吾君“丙丁长生同在寅,酉为火之死地。”此徐氏乐吾君与沈公推论结果,则是完全相反,其不谬乎?!

沈公于《子平真诠》中,对“长生禄旺”之解法,极其隐藏隐晦。偶尔露出数语,偶尔又无全说。再加上徐氏乐吾君注解大量命书古籍,又是近代命界名望高辈,才使得此疑题,在当代诸多古书命理中一直含糊密藏。犹似“万金之赋”,不与人说。

图片

而高士细致披览,也能于浩瀚书目中,拾得真金宝贝。

早在元末明初,开国军师刘基,就用二三言语,通解此一疑题。其大意是,“长生禄旺”表是按阴阳五行分开看。阳干以常规看,阴干先看是否生克,再究竟“长生禄旺”之气。若是克,就算长生也无用;若是生,就算死地也能生。

图片

刘基的注解语,是这样的。“五行流行之用,固信有之。但甲木死午,午为泄气之地,理固然也。而乙木死亥,亥中有壬水,乃其嫡母,何为死哉?凡此皆详其干支轻重之机,母子相依之实,阴阳消息之理,而论吉凶可也。”

二疑杂气格局看法辩证?!

“杂气取用”,源于《子平真诠》,大意是,“辰戌丑未四库之月,以干透所藏取杂气。如辰月透乙透癸,与日主关系而定杂气之格。”此法解说以“支为地方,所藏为地方行政长官寓意”。

图片

然《滴天髓》中刘基注解,却又非此论法。其在“八格”章节中,注解“影响遥系既为虚,杂气财官不可拘”,采纳以下解释性语句,大体为,“如四季月生人,取土为格,不可言杂气财官。”

在民国三大家中,执《滴天髓》看法的,还有韦千里。韦千里在《千里命稿》判断格局中,碰见四季月,仍然采用取土为格。

由此,问题便产生了。四季月,究竟要查杂气财官取格?还是以土取格局?此类说法,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派别。

图片

金氏查阅古书籍,以及大量的实践案例验证来看,金氏赞成《子平真诠》沈公的取格方法,而不一味考虑以土取格,此类从命例验证与推算不妥。



相关资讯